隨著農業農村部在今年7月10日頒布第194號公告,禁用促生長抗生素已是板上釘釘,對飼料、養殖企業來說,尋求促生長抗生素替代方案刻不容緩。
2020年1月1日,退出除中藥外的所有促生長類藥物飼料添加劑品種,獸藥生產企業停止生產、進口獸藥代理商停止進口相應獸藥產品,同時注銷相應的獸藥產品批準文號和進口獸藥注冊證書。
2020年7月1日起,飼料生產企業停止生產含有促生長類藥物飼料添加劑(中藥類除外)的商品飼料。
在尋求替代方案時,我們首先要了解被禁掉的是什么。農業部168號公告規定了可在飼料中長時間添加使用的飼料藥物添加劑,其中的抗生素種類如下:
*信息來源:農業部公告第168號:飼料藥物添加劑使用規范
從表中可以看出,168號文件中規定飼料場可以長期添加的抗生素,作用主要是預防革蘭氏陽性菌及陰性菌感染,以及提高飼料效率,促進畜禽生長。2020年7月1日后,這些促生長抗生素將被禁止添加,對于飼料廠真正的影響,正是失去促生長抗生素的這些抑菌、促生長功能,在尋求替代方案的時候,也需從功能替代上去考慮。
中國不是第一個禁用促生長抗生素(AGP)的國家,歐洲早在八十年代就開始了禁抗的探索,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們先來回顧一下歐洲的禁抗歷程:
? 1986年,瑞典在畜禽飼料中全面禁用飼用AGP
? 2006年,歐盟完全禁止在飼料中添加抗生素促生長
? 生產成本增加,如丹麥豬肉生產成本增加了$5/100磅(780元/噸)[1]
? 細菌性腸炎發病率增加, 斷奶仔豬的腸道感染發病率增加了600%[3]
? 丹麥斷奶仔豬的死亡率從2.7%(禁令前)增加到3.5%(禁令后)[2]
? 丹麥豬治療性抗生素用量增加33.6%(如圖示)
一位丹麥豬場農場主在受采訪時所說:“我們本以為我們不能再像可以使用促生長抗生素那時候的效率來養豬,但是事實證明我們錯了”。至2010年,丹麥豬肉產量增長了43%。[1]
從歐洲的經驗來看,替抗政策頒布后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
? 調整營養指標(如蛋白、原料品質等),設計更精準的日糧
? 添加替代AGP的飼料添加劑,二甲酸鉀(二甲酸鉀是歐盟第一種用于替代抗生素的促生長劑)
不可否認的是,促生長抗生素極大的促進了畜牧業的發展,是目前最經濟高效的方案。不是單一某種產品就可以達到促生長抗生素的效果,還需要多方探索,任重而道遠。